赣南客家人的喊夜
发布日期: 2015-06-22 12:09:00 选择字号:大 中 小 阅读: 来 源:
喊夜的主要对象是出生后至学龄前,因意外受惊、恐吓等引起夜间睡眠焦燥不安,高烧、啼哭而发病的幼童。个别特殊的14周岁以下的少儿因上述症状之一,也会采取喊夜。一般由掌握喊夜技巧的中老年妇女,待幼童熟睡时,午夜时分用一茶怀,盛满大米,再用一方红帕沿怀中扎紧,右手握住,面对幼童头上方顺转三圈,一边转,一边轻声呼喊幼童的名字和猜测可能所遇受惊、恐吓的经过,然后再根据幼童近几天去过的地方,沿途喊夜。遇桥喊桥,逢水喊水,边走边喊,声音凄楚、忽高忽低、似歌如泣。“XXX回家……,拿回来,XX宝宝崽平安回家……”,直至喊夜回到住地,将盛有大米的小茶杯放入幼童的枕下压惊、镇邪。据说,第二天打开红帕,大米上会出出现幼童受惊、恐吓的痕迹,如动物的爪印等。通过喊夜后,幼童的症状往往减轻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由此,赣南客家人的喊夜风俗才得一代一代沿袭下来。